我還蠻愛外國人那種自嘲式的幽默,彷彿一切的衰人鳥事在那樣的談笑風生中都被解為沒啥大不了的,理所當然悲慘辛苦的事情總是會在腦海中刻下印象,但是能夠兩手一攤,幽自己一默,比起自怨自艾更讓人欣賞,儘管我無意幸災樂禍,但閱讀這本書時,還是令我忍不住發笑。本書的作者就是這種樂天性格的人,跟大家一樣,Doug喜歡享受物質生活,熱愛科技,無法拋下ipod,但他也理解到他愛的這一切事物都是大量的耗損既存限定的石油,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在降低排碳量的同時,仍能保有他喜愛的音響、汽車、wifi?
為了尋找他的答案,Doug拋下市區都會客的身分,隻身來到新墨西哥,並買下了一座位於沙漠旁的農場,打算自給自足,儘量減少石油的使用量,但那並不意味著Doug要過著苦行僧無欲無求的生活,他依舊開車,洗熱水澡,使用重低音喇叭,只是這一切都是使用替代能源。汽車加的是植物油,但是在把食用的油脂轉換為汽車用油時,Doug必須先用分化器轉換,儘管麻煩但不會污染環境,且有趣的是,因為用的是餐廳廢棄的食用油,所當你的油炸煮過宮保雞丁時,汽車排出來的廢氣也有那種香味,好像隨時外帶中國菜的感覺,妙極了!熱水器也是用太陽能發電導流到Doug家,再利用太陽集熱器將水轉化成一轉開水龍頭會冒白煙的燒燙燙熱水。
這些也讓我想到之前去花蓮上課時,有請一位東華的教授跟我們談論他們正在鳳林鎮進行的研究,就是利用大豆等天然植物作成的生質油作為能源來煮飯、開車…如果有一天石油供給已經枯竭,那個城鎮的人民仍舊可以靠著自己親手栽植的能源過活,雖然處理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多,也或許達不到使用石油那樣強大的效用,但是有時候想想,我們到底在趕什麼?到底在追求多便捷的生活?永續力的概念聽起來對每一代人都遙不可及,可是在天災頻傳的近年來,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對自己造成環境的殺傷力仍舊保持視而不見呢?
不過要從自小就活在現代化及科技化的生活中立即轉為熱愛地球的環保份子,我想沒有幾個人做的到,但是一些隨手的節約小習慣或許可以讓生活也變得綠色化一點。繼去年睡覺都沒開冷氣成功後,我今年也要努力不破功,終極的目標,就是跟Doug一樣在鄉間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雖然我買不起動輒數十萬元的太陽能板,也無法像他那樣瘋狂但充滿行動力,可我想蓋一棟綠建築,就像『作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 http://croc.tw/cat/house/ )這本書裡所表達的綠意與創意共存,利用天然的素材打造一個會呼吸的安身之處,自然的美學風景,才是最棒的歸宿,努力存錢去蓋一棟自己的綠色房子吧!(對自己信心喊話中…….)